目前位置:U赢电竞网址 > 信息公开

文化与生活泸沽湖“女儿国”,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

文章来源:         发布时间:2021-09-16 21:01

中国泸沽湖——一名身穿白衬衫、黑裤子和红腰带的年轻男子突然沿着木屋侧面爬上去,从二层的花格窗跃入房间。 “摩梭男人就是这样爬进女人的‘花房’,”可木(音)对游客解释称。这名得意洋洋的情郎把头伸出花房的窗外,挥舞着帽子。“花房”即为女性的私人卧室。 洛水村位于中国西南部的泸沽湖畔。早晨,在一条狭窄的小巷中,附近在建的旅店弥漫着灰尘,一群年轻的工作人员又在为摩梭民俗博物馆的文化盛典做准备,其中包括18岁的可木。 他们的任务是展示摩梭人的传统。这个少数民族据称是中国的最后一个母系社会,孩子跟母亲姓,女儿比儿子更受欢迎。 这种传统极具吸引力,促使这个曾经很偏远的地区成为旅游胜地。 在壮丽的自然景观及独特的文化体验的吸引下,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位于云南与四川省交界山区高原的泸沽湖旅游,其中大部分是本国游客。 随着当地的机场在本月开放使用,以及随后连接泸沽湖及四川省会成都的高速公路的开通,这些数据预计会继续攀升。 为了迎接客人,泸沽湖湛蓝的湖水旁突然冒出了很多家庭经营的旅店。游客们可以观看当地居民身穿色彩斑斓的服装表演传统舞蹈,可以乘船游湖,欣赏摩梭青年男子用摩梭人的语言纳汝演唱情歌。 村庄周围有很多“欢迎来到女儿国”的标语。 虽然这里的传统看起来充满活力,但摩梭社会正面临一场危机。随着与外界互动的增加,当地居民及外部专家都担心,摩梭人独特的文化习俗面临严重的威胁。 专家表示,估计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口大约为4万,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族群外的人通婚,或者前往大城市工作,这一数字在不断减少。由于没有书面文字,摩梭文化特别容易消失。 甚至在摩梭社会内部,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地在选择婚姻,而非作为摩梭文化基础的延续了几个世纪的走婚习俗。走婚不同于传统婚姻形式,男性在夜间来到女性家中,满足生殖及性需求。传统上,一名摩梭女性可能一生会有几段走婚关系,有时是同时保持。不过,随着外界的一夫一妻制及终生伴侣的价值观的渗入,这种传统有所改变。 “如果有一天能结婚,那很好,”处于走婚关系中的34岁的鲁如(音)说。“你能想象那么深爱某个人的感觉吗?” 在走婚关系中,性爱与家庭分离开来,男性和女性通常会在他们出生时的住所度过一生。因此,性伴侣很少生活在同一屋檐下。家庭和睦高过一切,包括婚姻关系。 在传统的摩梭文化中,家庭生活围绕基本的社会单位“大家庭”展开。在大家庭中,孩子由母亲及母亲一方的亲人抚养长大。虽然孩子通常知道他们的生父是谁,但舅舅负责扮演父亲角色,帮助抚养其姐妹的孩子。 男性与母亲住在一起,几代人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。 研究摩梭人的专家、佛罗里达大学(University of Florida)人类学教授施传刚(Chuan-Kang Shih)表示,这套体系的基础在于一种基本信条,即女性在心智乃至身体上都强于男性。摩梭人还认为,世界上人类所珍视的一切均源于一名女性,而不是男性。所有男性神灵都低于他们的守护女神。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朱迪丝·斯塔赛(Judith Stacey)表示,“想想家庭制度需要在性欲、稳定、家庭生活和孩子的归属问题方面进行协调的方式,就会觉得这个体系非常说得通。”斯塔赛一直在撰写有关摩梭人的文章。 “但这取决于流动性的缺乏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,随着各种不平等及经济和地域流动的加强,这个体系现在无法维持,”她说。 根据史料记载,数百年来,摩梭社会的生活相对稳定。摩梭人从元朝(1271年至1368年)开始实行土司制度,遵从严格的社会等级。虽然他们与实行婚姻制度的其他几个少数民族比邻而居,但几乎所有摩梭人都延续走婚传统。 这种情况在1956年发生了改变。当时土司制度走向终结,摩梭人纳入了确立不久的共产主义制度。在共产党的统治下,社会等级被废除,摩梭人被迫努力改变共产党员眼中的“落后婚俗”。 这些努力在1975年达到顶峰。当时官方开展“一夫一妻制”运动,要求摩梭性伴侣结婚,在同一屋檐下生活。 自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,政府基本上从摩梭人的日常生活中退出。但专家表示,日益加强的关注致使很多摩梭人对走婚持有矛盾的态度。 “在80年代末,摩梭人或是有很强的戒备心,或是干脆否认有所谓‘走婚’的存在,”施传刚说。“然后在90年代中期,当泸沽湖的旅游业开始发展时,他们开始将它视作吸引游客的资本,开始宣扬。”